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管鮑之交

◎管仲為什麼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


※陳延珉  六年級

管仲跟鮑叔曾經一起經商,分財產時總是管仲分比較多,但鮑叔不說他貪心。管仲曾替鮑叔辦事,卻把事情弄得更麻煩,鮑叔卻不認為他愚蠢。管仲每次去當官都被國君貶退,鮑叔卻不認為他不成材。管仲多次去打仗,但每一次都逃跑,鮑叔卻不認為他膽小。公子糾失敗被殺,管仲的同事召忽為他殉難。而他甘心被囚禁,受盡屈辱也要活下去,鮑叔卻不認為他沒有廉恥心。鮑叔總是在管仲失敗時替他著想,了解他做錯事的原因,也了解管仲真的是有才華的人,所以把他推薦給桓公。因此管仲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


※呂永玄  五年級

管仲少年時生活貧困,所以與朋友鮑叔牙一起謀生。有時因管理不當而使生活更為貧窮,但鮑叔牙卻不認為他笨,只覺得他是時運不佳;當管仲與鮑叔牙一起分利潤時,管仲卻拿走較多的錢,鮑叔牙也不說管仲貪錢不公平,因為他知道管仲生活貧困;管仲曾多次被國君貶退,鮑叔牙沒笑他不成材,他知道管仲只是運氣不佳而已;在戰爭中,管仲曾多次逃跑,鮑叔牙沒罵他,因為他知道管仲上有老母要奉養啊!

所以從這幾件事中,管仲了解到父母生下了我,卻沒認識我很深,只有鮑叔牙包容我、體諒我、賞識我,才是真正認識我的人。


※黃郁文  七年級

管仲小時候家境貧困,但是他卻遇到一位寬容有才幹且了解他的好友——鮑叔牙。

管仲與鮑叔牙一起經商時,買賣所得來的利潤,管仲總是多拿了一些,但鮑叔牙卻不生氣,也不因此認為管仲貪財,因為鮑叔牙了解管仲家境貧困。管仲也曾經幫助鮑叔牙辦事,卻因此帶給鮑叔牙更多麻煩。鮑叔牙不覺得管仲愚蠢,認為管仲只是運氣不好罷了。

管仲想要當官從政,卻多次被君王斥退,鮑叔牙不嫌管仲不肖,他知道管仲還沒遇到好時機。戰亂時,管仲也被徵召從軍,卻在每一次打仗中逃跑。當眾人指責管仲時,鮑叔牙卻不以為然,因為他知道管仲還有一位年邁的母親要扶養。當管仲所支持輔佐的公子糾被殺死時,管仲沒有殉節反而甘願被囚禁在魯國,大家都笑管仲無恥,沒有為君王殉難。鮑叔牙卻說,這件事沒有可恥的地方,他了解管仲的認知是:真正的可恥是沒有立下大功。

鮑叔牙因為了解管仲,而向君王推薦管仲當宰相,替君王立下大功一匡天下。父母生下了管仲,但真正了解、能讓管仲成功的是鮑叔牙。


※朱宥諺  七年級

管仲以前是一個窮困的人,經常佔鮑叔牙的便宜,但是鮑叔牙卻不以為意。管仲經商和鮑叔牙分酬勞,總是拿比較多,鮑叔牙知道管仲是因為貧窮,而不是因為貪心才這麼做的。管仲管理業務失敗,鮑叔牙知道管仲不是愚笨,而是因為運氣不好。管仲從政被逐退,鮑叔牙知道管仲不是不賢,而是因為時運不佳。管仲在戰場吃敗仗,鮑叔牙知道管仲不是膽小,而是因為家中有老母。公子糾敗亡,召忽殉難而死,管仲不死君難,被關起來受辱,鮑叔牙知道管仲不是無恥,而是因為管仲認為品行上的過失不是恥辱,他認為不能成大功立大業才是最可恥的。由此可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這句話的意思了,雖父母是生我的人,但是鮑叔牙才是最了解賞識我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