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晏子識拔賢才

(一)晏子「不死君難」的故事,請你寫寫看:
崔武子見棠姜而美之,遂取之。莊公通焉;崔子弒之。「……故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若為己死,而為己亡,非其私暱,誰敢任之?」……門啟而入,枕尸股而哭。興,三踊而出。人謂崔子「必殺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左傳)

※呂永玄  五年級
 
        晏子「不死君難」
崔武子因為看見棠姜長得非常美麗,便將她娶回家。但是有一次他卻發現齊莊公與妻子暗地裡約會,於是就把齊莊公殺死。
晏子得知此消息後,便說:「要是國君是為國家死,那我會為國君殉死;要是國君是為國家而逃亡,那我會跟著國君逃亡。但國君若是為自己的私事而死、逃亡,除非是寵臣,否則誰敢跟隨他?」之後晏子進入房內哀悼,將莊公放在腿上而哭,再三次躍起,便離開了。
這件事傳開後,很多人都要崔武子殺晏子,但崔武子說:「晏子很有民望,要放過他,才能得民心。」


※黃郁文  七年級

        晏子「不死君難」
棠姜是一位美女,有一天崔武子遇見她,便決定娶她為妻。
莊公也非常喜歡棠姜。有一次莊公與棠姜在家中幽會,結果被崔子發現,他一氣之下,便把莊公殺了。
有人問晏子,國君死了,你是不是該為他殉死?晏子回答:「如果國君為了國家而死,我也會為了國君殉死;如果為了國家而流亡,我也會跟著他逃亡。但若國君是因為私事死亡或流亡,我也不必跟著他。況且我也不是他最親近的寵臣,為什麼要這麼做?」晏子入門哀悼莊公,將莊公的屍體放在腿上大哭,再起立,三次跳起。
有人告訴崔子必定要殺了晏子,但崔子回答:「晏子現在廣受人民愛戴,放過他可讓我得到好民望。」


(二)越石父礙於生計,為人僕役三年才被晏子贖身,最後成為上賓。請敘述他們之間的故事。

※陳兆德  八年級

越石父是個人才,因為某些原因被囚禁。有一天,晏子出門的時候在路上遇見了他,並用左驂馬把他贖回,讓他一起坐車回來。但是晏子並沒有跟他道別就先進家門。幾天後,越石父說要與晏子斷交,晏子非常吃驚,急忙的穿好衣服去找他道歉並說:「我不是什麼仁慈的好人,但我多多少少也幫你從貧困中救出,為什麼這麼快跟我絕交呢?」越石父說:「不,我曾聽說君子在不了解他的人面前會受委屈,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便會更加表現自己。當我被囚禁時,那些人都不了解我,當你把我贖身的同時,你就是我的知己了。可是當知己不了解我時,我還不如回去算了。」晏子知道他是個有原則的正直君子,就請他回來,讓他成為上賓。


※陳延珉  六年級

越石父是個人才,因為某種原因被囚禁。有一天,晏子外出遇到他,就幫他贖身,用同一台車載回。到家後,晏子沒有對越石父說任何話就走進內室。後來越石父就要跟晏子絕交,晏子大吃一驚,匆匆的穿戴整齊出來道歉:「我雖然不是什麼仁慈長者,但我解救了你,你怎麼這麼快就要跟我絕交?」越石父說:「不是這樣的。我聽說人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面前會受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理想就會得到伸張。既然你把我贖回來,這就是知己;知己還不以禮對待我,還不如被囚禁。」於是晏子就請他進屋,待為上賓。


※朱宥諺  七年級

越石父是個賢能的人才,因某事而被囚禁。有一次晏子外出,看到他正在服勞役,就用拉車的左驂馬,把他贖回家。到家後,晏子沒有跟他告辭,就走進內室。後來,他請求與晏子絕交,晏子大吃一驚,匆忙整好衣服來跟他道歉:「我雖不是什麼仁者,但我把你從災難中解救出來,你為什麼這麼快就要跟我絕交呢?」越石父說:「話不是這樣說的。我聽說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面前會受委屈,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會施展抱負。當我囚禁時受委屈,是因為那些人不了解我。你既已了解我而幫我贖身,這就叫『知己』。『知己』卻不能以禮對待我,我還不如被囚禁。」晏子於是請他進屋,待為上賓。


(三)御者妻「窺御激夫」。請說說車夫的感受和改變。妻子對他的改變可能有哪些反應?這件事對車夫的人生有何影響?

※陳延珉  六年級

晏子當齊國宰相時,有一次坐車外出,車夫的妻子從門縫偷看她的丈夫,只見車夫用長鞭趕馬,得意洋洋很自滿的樣子。不久回到家哩,妻子就要求離婚,車夫問他原因,妻子說:「晏子身高不滿六尺,卻做了宰相,名聲傳遍各地,我看他外出,態度心思都很很深沉,常有那種謙卑待人的態度,現在你身高八尺,竟然做人家的車夫,看你的神色還挺滿意,所以我要離開你。」車夫從此就變得很自制。晏子發現他的改變,問他原因,車夫就說出真正的原因,晏子知道他能接納諫言,而且改過自新,就推薦他做大夫。


※朱宥諺  七年級

當車夫聽到妻子對他說的話,他感到羞愧和可恥,所以他變得很謙虛,開始努力上進了起來。妻子對車夫的改變感到很滿意,心想:「我嫁對人了。」。這件事對車夫的人生有很大的影響,若他沒有變得謙恭、努力、上進,晏子就不會提拔他為大夫,他就只能一輩子當車夫了。


※黃郁文  七年級

有一天,晏子車夫的妻子,從門縫裡偷看丈夫工作,結果她看見──晏子的身高雖不滿六尺,卻成為全國上下廣受愛戴的宰相,而車夫雖身高八尺,卻也只是別人的車夫,而且還露出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
車夫回家後妻子便要求離去,車夫得知原因後,改變了個性,變得比較收斂謙恭,晏子察覺這位車夫是個能悔改、肯上進的人,於是把車夫推薦為大夫。
車夫的妻子對車夫的轉變感到欣慰和喜悅,而車夫自己也找到更好的工作。


※陳兆德  八年級

1妻子看到丈夫變得上進、謙虛,感到高興、快樂、感動。
2車夫聽了妻子說的話後醒悟了,並改正自己的態度。晏子看了車夫的改變感到驚訝,便問 他發生了什麼事,而聽完這件事後,晏子認為他是能自我反省、能接受批評,且勇於改過、上進,便決定把他升為大夫


(四)這兩段故事印證了晏子這位政治家的哪些特質?

※呂永玄  五年級 

從以下兩件事可印證晏子這位賢能的政治家,他特別注意推薦人才及知錯能改的特質。晏子從別人口中得知越石父是個賢者,便用左驂馬贖回他,回到家後,晏子沒說什麼就走進內室。之後,越石父向晏子請求絕交,晏子便詢問原因才知自己犯錯,便趕緊改過,越石父也因此受重用。
從此一故事中,可了解晏子知錯能改的特性。而我們也能從晏子的駕車夫因妻子的刺激而奮發向上、重新做人,被晏子推薦為大夫的故事中知道晏子很愛才,才會推薦他。


※朱宥諺  七年級

晏子他能「識拔賢才」,從晏子待越石父為上賓和提拔車夫當大夫這兩件事就可以看出來。一位好的政治家除要能長於外交、勤於政事外,「識拔賢才」也是非常重要,讓好的人才來處理政務,政治運作才會更順暢、更成功,這個國家也才會有後繼人才可以接班,這樣國家才會強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