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1日 星期一

蟬與螢讀書心得

◎貓


※王馨德 八年級

自古以來,大部份的人都將貓視為神秘的象徵,古埃及人認為貓是死神的使者,西方人看到黑色的貓都會擔心厄運降臨。

但是在東方,貓卻被當做吉祥之物。在日本,招財貓是每一商家必備之物;在中國,一些特別的貓還被說可以趨吉避凶呢!

有一次,我參加英文檢定考時,在台北科技大學校園邂逅了一隻野貓。當時我正在埋頭苦讀,一轉頭,發現一隻體態修長的虎斑貓靜靜的睜著褐色的大眼看著我,一人貓就這麼默默地對看,然後,牠別過頭,走到我的腳邊,靠在我的腳踝邊上,竟就這樣閉著眼休息了。

我繼續抱著書本奮戰,渾然忘了時間,等我低下頭看向腳邊時,牠竟已悄悄離去,頗有幾分詩人徐志摩所說的「我悄悄的來,正如我悄悄的走,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味道呢!

我總是認為,貓是一種很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動物,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大有一種天地四海皆任我遨遊的獨行俠氣概,但是,母貓對小貓的那種開懷和愛護,相對來說好似兩個極端。不得不令人感嘆,愛果然能使人,不,連動物也會因此改變。



※朱宥諺 七年級

當有人提起「蟬」,你會聯想到什麼?有人說他會想到蟬在夏天大聲的吟詠歌唱;有人說他會想到蟬在炎炎夏日的午後製造煩人的噪音,剝奪了他午睡的權利;有人人說他會想到蟬無憂無慮、盡情的長嘯,度過牠生命中完美的一天。

而我想到蟬的優點──努力不輟,為什麼說它努力呢?因為當蟬還是幼蟲時是待在土裡,下大雨時可能土質流失,牠們可能被沖走,也可以暴露於地表,被天敵當成豐盛的大餐吃下肚;但是牠們努力,不放棄希望,最後存活了下來,在經歷多次「變態」後變為成蟲,鑽出地面,爬到樹上,展開牠短暫而精采的一生。

蟬是一種很特別的昆蟲,牠具有深褐色的外殼,是非常好的保護色,難怪天敵都不容易發現牠。牠非常喜歡夏天,好像太陽的炎熱是一種興奮劑,讓牠越叫越起勁,越叫越興奮。牠在成蟲的存活期很短,但是牠還是每天盡情鳴唱,不去管剩幾天可活。蟬這種樂觀的心態,是人類必須學習的,因為樂觀,生命才會更美好。

◎流浪犬

※陳冠甫 八年級

狗,是公園附近隨處可見的。有時走在路上會看到有人帶著乾淨、開心的狗去散步,尤其那身體乾乾淨淨的臘腸狗,毛髮很整齊,就像特意梳理過的,而且都順向一邊。身上再穿一件衣服、項圈,看起來就很幸福的樣子。

有時也會看到可憐兮兮的流浪狗,身上的毛髮雜亂不堪,左一塊缺毛,右一塊脫皮潰瘍,有蒼蠅嗡嗡的繞在牠的身邊,牠有一股刺鼻的臭味,感覺像剛從垃圾桶裡爬出來一樣。牠低著頭,縮著尾巴,一拐一拐的走著,還不時發出「嗚!嗚!」的哀鳴聲,真的很可憐。

一樣都是狗,卻有不同的待遇與命運,看來狗的「人生」只能靠運氣,看自己的主人是否負責任了。

◎鳥

※陳兆德 八年級

鳥是一種美麗的動物,它們會自由自在的飛,想去哪就去哪,不受束縛。它們能吱吱喳喳的獨唱,又能合唱。

大自然中的鳥雖然自由,但是看看那些籠中鳥,它們都是被牢籠所困,無法自由,雖然「豐衣足食」,但是不自由就等同失去了生活的意義,就像沒有靈魂的軀殼在哪裡等待生命的告終。再看看自由的鳥吧!雖然生活困難些,可能三餐不繼,但是自由比起任何的優待更為重要。

鳥生來就是自由的,我們人類不應該剝奪牠飛翔的自由。

◎爬牆虎與福木

※黃郁文 七年級

微風輕輕拂過,攀附在圍牆上的爬牆虎葉片,隨風輕飄,上上下下的搖擺晃動,像一片無際的綠海,綠浪隨風向前推、往後搖。

一年四季,圍牆上的綠色大海不曾變妝,永遠是那令人舒服的顏色,每早一出門,爬牆虎生機煥發,總立刻讓我精神抖擻,冬天一到,圍牆上多了菊色的客人來相伴,炮仗紅,點綴了圍牆,原本已經綠意盎然的爬牆虎,更充滿了色彩與活力,為冬天帶來了幾分溫暖。

圍牆旁的福木,雖然沒有繽紛的色彩,但一排又高又挺的站立著,猶如士兵般,整齊排列,動作一致, 為我們守衛家園,福朩的葉子又寬又扁,每根樹枝又如競爭對手般,想要一個比一個高,吸收更多陽光,製造更多養份。

爬牆虎的葉子是淺綠色的,福木高而大的樹身是深綠色的,兩種植物雖然都是綠色,卻給人不同的感受。一淺一深,就像個無憂的孩子與一位沉穩的大人在一起如同「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相伴相隨,煞是有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