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一)為什麼說「秦滅六國,楚最無罪」?

※黃郁文  八年級

秦始皇消滅六國,統一中國時,每一個國家都出現反抗的勢力,使秦國折損了不少兵力。但是秦國出兵打楚國時,並沒有出現頑強抵抗的人,使秦國士兵沒有什麼損失。早在秦出兵滅楚之前,秦就常常以和諧為理由,併吞楚國許多地方,楚國也無能為力。西元前二九九年,秦國更以開國際會議為由,把楚懷王騙到秦國,拘留了三年,直到楚懷王過世,才把他的屍體送回楚國,全國人民像失去父母一般痛心。楚國從未攻擊或反抗秦國,卻屢次遭秦國侵略,最後併吞,所以范增才說:「秦滅六國,楚最無罪。」


※朱宥諺  八年級

當年楚懷王應秦昭王的要求到武關會盟,秦國背信,把楚懷王軟禁起來。三年後,楚懷王去世,秦國送他的屍骨回國,楚人很悲哀如喪考妣。還有當秦國來跟楚國要邊界上的幾座城時,楚國都給了。而且楚國從來沒有發兵攻打秦國。所以說秦滅六國時,楚國最無罪。


※陳延珉  七年級

因為楚懷王被秦國騙去被拘留,三年後就死了;而且楚國從來沒有發兵攻打過秦國,但是秦國卻不斷地併吞楚國的土地,最後還把整個楚國給滅掉。
所以「秦滅六國,楚最無罪」,我認為楚國最無辜。


※呂永玄  六年級

秦國在與六國對抗時,受到各國的頑強抵抗,唯獨只有楚國沒有太強烈的反擊,還願意妥協獻城給秦。但是秦國竟在武關會盟中背信拘留楚王。三年後楚王去世,秦送回屍骨,楚民哀之。後來秦國不斷蠶食楚國城池,終至滅楚。因此才會說「秦滅六國,楚最無罪」。


※羅絜   五年級

因為秦滅六國時,六國都有反抗,讓秦國損失慘重,楚國都沒有反抗。當初秦國假借要開會盟,把楚懷王拘留,楚懷王三年後去世,秦送他的屍骨回去,令楚國人很傷心。後來秦國逐步吞併楚國城池,終於滅了楚國,所以說「楚最無辜」。


※呂昀蒨  四年級

秦在滅各國時,都需要花許多的人力和兵力,而且對方也會非常頑強的反抗,最後雙方都損失慘重。但秦在滅楚時,只用一點兵力就把楚國城一個一個的占領,最後還把楚懷王騙到秦國,把他軟禁。三年後楚懷王去世了,秦國送他的屍骨回國。楚人哀之,如喪考妣。


(二)「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話,對楚人會有怎樣的影響力?

※黃郁文  八年級

楚國長期受到秦國的打壓,掠奪領土,甚至是軟禁楚國的國君,人民必定心中憤恨不平。楚南公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楚國遭秦滅國以後,楚南公的這句話彷彿又燃起人民心中恢復國家的一把火。就算楚國一再被秦國欺侮,哪怕只剩下三戶人家,也不可能忘記對秦的仇恨,必定團結所剩的遺民滅秦,替楚報仇。


※朱宥諺  八年級

因為「秦滅六國,楚最無罪」,所以當秦末陳涉、吳廣揭竿起義時,楚人是非常想要復仇的。楚南公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更加深了楚人要復仇的決心。後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等詞就拿來比喻復國復仇的堅定決心。


※陳延珉  七年級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因為秦國不斷地侵略楚國,還把他們的國君騙走,最後還滅掉楚國。所以楚南公認為就算楚國只剩下三戶人家,但最後滅掉秦國的一定是楚國。
這句話對楚人影響很大,且具有警惕和鼓舞為國家報仇的號召力。


※呂永玄  六年級

楚南公曾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是因為秦拘留楚王,而後楚王三年未返楚,不幸死在異地。其次秦又滅六國,使得所有人都對秦懷恨在心。這句話,必定對楚人造成影響,讓他們更積極反抗,表現出想滅秦復國的決心。


※羅絜   五年級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句話,應該會讓楚人想起楚王被拘留在秦國,而客死於秦的舊恨,讓楚人號召各地同胞,來對抗秦國、消滅秦國。


※呂昀蒨  四年級

楚國雖然只剩下三戶,但因為楚國被滅國滅得很無辜,完全沒有攻打秦國城池,卻一個個的被占領,楚懷王還被騙到秦國,秦王不讓他回去,楚懷王三年後去世了,因此楚國人非常怨恨秦王,所以楚國人民必定會奮勇作戰把秦國滅掉。


(三)范增年七十,還去遊說項梁,參與天下大事,你對這老人有什麼看法?

※黃郁文  八年級

范增是一位住在居鄛,年紀七十的老人家。他平日的生活,就是喜歡研究奇特的謀略。他聽到項梁要號召各地將領共商大事時,便去遊說項梁:「陳勝當時反秦沒有成功,是因為他自立為王,沒有恢復楚國的國君。現在項梁您要在江東起兵,必定要找楚國國君的後代,才有辦法得民心。」范增後來成為項羽謀士,也被重用。
范增雖然已經年過從心所欲之年,卻一點也沒有老化,仍關心國家大事,時常思考奇特的謀略,全力幫助項羽。我覺得人就應該生活得像范增,追尋嚮往的生活,不必拘束於年齡。


※朱宥諺  八年級

范增雖然老,但是心中卻沒有安享晚年的想法,而是參與天下大事,發揮自己的長才,終於受到項梁的賞識而在歷史上留名。我覺得人一生一定要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老了又有什麼關係呢?能完成自己的夢想,應該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事。


※陳延珉  七年級

我認為很好,因為與其在家裡閒閒沒事做,不如為國家出點力。所以不用因為年老,而放棄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呂永玄  六年級

我覺得范增很偉大,因為他的年紀都已經七十歲,還能夠出計謀、打仗,幫項羽對抗秦、漢。像這樣堅忍不拔的老軍事家,願意在亂世之中遊說項梁,幫助項羽,是很偉大的舉動。


※羅絜   五年級

我覺得范增已年過七十,還去遊說項梁,真的很勇敢,而且他有充分的準備,所以能分析陳勝失敗的原因,以及楚國民心的趨勢,並建議項梁立楚懷王的孫子為楚王,以迎合民意,獲得抗秦復國的正統地位。


※呂昀蒨  四年級

我認為范增是一個生命力很旺盛又很有趣的人。因為他已經七十歲了,還要去遊說項梁,非常勇敢,並且將有助國家大事的辦法都告訴項梁。


(四)用白話述說課文故事。

※朱宥樺  四年級

項梁正在江東號召各地英雄的時候,來了一位老先生——范增。居鄛人范增,約七十歲,平日喜歡研究奇特的計謀。他遊說項梁說:「陳勝失敗是必定的,秦滅六國楚最無辜。自從懷王入秦無法返國,楚人到現在都還同情他。楚南公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現在陳勝首先起事,不立楚王後代為王,所以他的勢力不長久。今您起兵於江東,楚國蜂午之將紛紛來投靠您,這是因為您項家世世代代都是楚國的將軍,您一定能夠重新立楚王的後代為王。」
就這樣項梁覺得他説的話很有道理,就派人在民間找楚懷王的孫子,單名心,以幫人牧羊為生,項梁立他為楚懷王。採用楚懷王的諡號當王號,是順應百姓的期望。……項梁自封為武信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