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孺子可教也

【文章習作】張良亡匿下邳的故事。

※黃郁文  八年級

張良是戰國末期的韓國人。張良的祖父曾經輔佐過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親張平也輔佐過釐王、悼惠王。悼惠王在位二十三年時,張平去世,又過了二十年,秦國便消滅了韓國。張良那時還很年輕,未在韓國朝廷當過官。那天,秦兵攻入韓國首都,之後便放火燒光所有建築。張良看見這無情的烈火,摧毀著自己的祖國,就紅著眼,發誓一定要殺死秦王。於是組織了家裡上上下下三百個僕人,集中所有金錢和財力尋求門客刺秦王,為韓國報仇。

張良在淮陽學習禮經,往東時遇到倉海君,得到了大力士,可以舉一百二十斤的鐵椎。有一次,秦王到東方巡視時,張良與大力士在博浪沙中,狙擊秦王,結果因為視線不良,而打到了秦王的副車。秦王大怒,搜索全天下,急著要找到刺客,這一切都是因為張良。為了不被抓到,張良改了姓名,躲到下邳去了。


※朱宥諺  八年級

張良是戰國時代韓國人,他的祖父和父親曾輔佐五位韓王。他父親死後二十年,秦國滅了韓國。

當秦國的軍隊攻進韓國,在城內到處放火燒殺,百姓哀鴻遍野、哭聲不斷,張良心中是多麼痛苦啊!悲憤的心情伴隨著恨意,張良決心要殺掉秦始皇,為韓國報仇。他使用全部的家財去尋找刺客。在倉海君的介紹下,張良得到了一位可以使一百二十斤重的鐵椎的大力士。張良和大力士趁秦始皇東遊這個機會在博浪沙突襲他,結果沒有成功。秦始皇大怒,大索天下,為了求賊,搞得全國雞飛狗跳,百姓怨聲載道。張良於是更改了姓名,翻山越嶺、朝行夜宿,終於躲到了下邳。


※陳延珉  七年級

秦國滅了韓國後,張良下定決心要為韓國報仇。於是張良使用全部的家財求一名刺客去刺殺秦王。

後來張良求得一名能耍百二十斤重的大鐵椎的大力士去刺殺秦王。秦始皇東游時,張良和刺客準備在博浪沙狙擊秦王。結果射到副車,秦始皇大怒,下令各地方官員,搜索天下,要抓到這名刺客。

張良在博浪沙逃過了檢查,於是改名換姓,逃到了下邳,從一位養尊處優的貴公子變成亡命天涯的通緝犯,僥倖得以不死,張良從此言行更加謹慎。但是,他心中不變的是為韓報仇的念頭。


※呂永玄  六年級

留侯張良,是韓國人。祖父開先及父親平都在韓國做過大官,輔佐韓國國君。

悼惠王二十三年,張平去世了。在他死後二十年,秦國大破韓國。年少的張良雖然未曾做過韓國官吏,但是因為自己的祖父、父親都是韓國大官,所以對韓國被滅感到很傷心,有國破家亡之痛。因此他將張家全部的家財拿出來,希望能找到刺客刺殺秦王,以此為韓國報仇。張良為了求得刺客,連弟弟去世也沒有花太多心思去辦理,就是想報亡國之仇。

後來張良找到了一位能耍重一百二十斤鐵椎的力士,並趁秦皇帝東游至博浪沙此處時,進行狙擊,但力士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於是派人上山下海,大索天下,就為了找到這個賊。張良得知後,便改名換姓,日夜趕路至幾百里外的下邳城。從此謹言慎行,過著低調的生活。


※羅絜  五年級

留侯張良是韓國人,父親張平在悼惠王二十三年時去世。張平去世二十年後,秦滅了韓國。張良年少,未做過官,未曾事奉過韓王。韓滅,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以全部的家財求刺客刺殺秦王。

張良東見滄海君,得到能耍百二十斤重大鐵椎的大力士去刺殺秦王。趁秦王東遊,張良與刺客狙擊秦王於博浪沙,可是失敗了。秦王很生氣,他下令搜索天下,求賊甚急。於是張良隱姓埋名,躲到江蘇下邳。


※呂昀蒨  四年級

張良隱居下邳的時候,不免常常回憶起秦滅韓後,自己不計代價,想為韓報仇的往事。他曾經往東去見滄海君,找到了一名能耍一百二十斤重大鐵椎的大力士去刺殺秦始皇,他們倆趁秦始皇出巡的大好機會,在博浪沙中出手,可惜沒有成功。張良卻成為頭號的通緝犯,他只好隱姓埋名,躲到了江蘇下邳這地方來避風頭。

為韓報仇的心願難道就此放棄了嗎?不!張良願意耐心等待時機!


※朱宥樺  四年級

留侯張良者,祖父開地,相韓昭王、宣惠王、襄哀公。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去世,去世後二十年,秦滅韓。張良年少,沒做過韓國官吏,韓被滅,張良家僮三百人,悉以家財求門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五世相韓故。

張良曾學禮淮陽,東見滄海君,得大力士,為鐵椎重一百二十斤,秦皇東遊巡視,張良與門客狙擊秦王於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王大怒,搜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因此張良隱姓埋名,逃亡到下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