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第三回》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餽金珠李肅說呂布

皇子歷險記

※苗立昀 六年級
袁紹與曹操殺入宮廷時,太監張讓、段珪劫持著少帝與陳留主,他們連夜逃到了邙山,到了二更,臣子閔貢帶兵來到,張讓見情況不妙,跳河而死。少帝與陳留王不敢發出聲音,於是大批軍馬都沒有發現他們。
他們等到了四更,四周的軍馬、喊叫及刀槍的聲音都沒有了,露水沾溼了他們的衣服,他們的肚子也非常餓,於是就抱在一起小聲哭泣。哭了一會,陳留王提議另找出出路,兩人手牽著手一起逃跑,路上都是荊棘,因天色晚都看不到路,兩人正無可奈何時,少帝眼前飛滿了螢火蟲,因為有光,也看得到路了。
走到了五更,兩人腳痛到不能行走,於是就在草堆小歇一會。前面莊院的主人夢到有兩顆紅太陽落到後院,立刻到後院去找,因而發現了二人。
隔天閔貢來救駕,路上又遇到了文武百官,眾人一起趕回宮裡。路途中,董卓來保狗駕,而陳留王機智的言語,令董卓暗暗稱奇,他決心以後要廢少帝,立陳留為帝。

※王馨慧 九年級
張讓和段珪劫持了少帝和陳留王,連夜趕路,到了北邙山。到了大概二更時,後面傳來了叫喊聲,原來是閔貢的軍到了,張讓見事態緊急,就跳河自殺了。少帝和陳留王不知虛實,不敢作聲,就躲在河旁邊的草叢裡。沒有人發現他們躲在那裡,少帝和陳留王躲到半夜四更,身上沾滿了露水,又冷又餓,從不曾離開宮中的他,忍不住哭了起來,但又怕被別人發現,就用力地把嘴巴捂住,讓聲音變小。陳留王說:「這個地方不宜久留,我們還是走別的路吧。」於是他們便用衣服做成的繩子,爬上岸。岸上到處都是荊棘,周圍又伸手不見五指,暗得像黑墨似的,無法看見路。正在無可奈何之間,突然千百群螢火蟲飛來,在少帝旁繞著,四周頓時像是點了燈一樣,亮了起來,螢火蟲飛著、閃著,讓少帝和陳留王看得目不轉睛。陳留王說:「老天爺真保祐我們兄弟倆啊!」他們就隨著螢火蟲的光,找到了路。
走到半夜五更時,少帝和陳留王走到腳痛,就臥在草堆旁。草堆前是一所莊院,後來被莊主發現了,他問:「你們兩個是誰家的孩子?」少帝不敢回應。陳留王指著少帝:「他是當今皇上,而我是皇帝之弟陳留。」莊主很驚訝,再拜:「我是崔毅,原來在朝廷做事,後來隱居在此。」他就扶著少帝和陳留王回屋,很恭敬地招待他們。
後來,閔貢找到了少帝和陳留王,就護送他們回洛陽,而少帝和陳留王也結束了他們的宮外「歷險」。

※朱宥諺 六年級
少帝和劉協不知實際情況如何,不敢大力喘氣,躲在河邊的亂草之間。軍隊四處都找不到帝王的蹤影。露水開始滴落下來,他們的衣服被沾溼了,又餓又泠的帝王,想起了宮中的錦衣玉食和富貴的生活,不禁哭了起來。劉協說:「這裡不能久留,必須要再尋找活路。」於是他們把衣服打結,爬上岸邊。滿地的荊棘, 在黑暗之中根本看不到路。他們正不知道該怎辦時,忽然有螢火蟲千百成群,光芒爍閃,非常顯眼,在兩人面前飛轉,劉協說:「真是天助我兄弟也!」他們就跟著螢火蟲而行,漸漸看到了路。

※王馨德 七年級
董卓一日召開筵席,遍請百官。百官皆懼董卓,無人未到。董卓等有人都到了,才帶著劍慢慢入席。酒過三巡,董卓命令停酒止樂,厲聲說:「我有一言,你們安靜聽著。」眾官皆側耳傾聽。
董卓說:「我要廢掉皇帝,立陳留王為帝,你們認為如何?」眾官聽罷,不敢出聲。只見一人推案而出,站在筵席前,大聲說:「不可,不可!你是何人,敢說如此大話?今天乃是先帝嫡長子,又無過失,怎可說廢立之言,你想反逆嗎?」董卓見他乃一小小刺史丁原,怒吼:「順我者生,逆我者亡。」拔劍便要斬向丁原。
董卓女婿李儒見了,急忙跑上前去勸說:「這是飲宴之處,不可談論國政,有什麼話,以後再談不遲。」眾官也紛紛上前勸說,董卓才放下劍,丁原上馬而去。

※陳兆德 七年級
兩位皇子在連夜趕路到了北邙山之後,張讓因為有追兵,情急而跳河溺死。
等到追兵走了後,他們才敢小聲的哭起來,但又怕有人聽到所以吞聲。陳留王說了:「此地不宜久留,需要另尋活路。」之後螢火蟲成千成百的出現,光芒照耀,在帝前飛舞,陳留王便說:「這有利於我們兄弟。」遂隨光芒行,漸漸找到路。走到五更時,腳痛得不能走,見山崗旁有一堆草就在那上面睡了。
草前面有一棟宅房,莊主夢見宅前有兩個火紅的太陽,便驚醒。後跑到宅前一看,草堆發出了紅,仔細一看,才發現有兩人睡在那。
莊房問說:「你們是那家的孩子啊?」少帝嚇得不敢發聲,陳留王說:「此是當今皇子,因十常侍之亂,逃難於此。我是皇弟陳留王。」莊主驚拜說:「我之前是朝廷的人,因不滿十常侍所為,所以隱於此。」遂扶帝進屋休息。
然後閔貢追上了段珪找他問:「有無少帝經過?」他說,在半路就不見了。閔貢就砍了他,把頭放在馬脖子下,遂遇崔毅。崔便引他見帝。君臣痛哭,貢說:「國不可一日無君,請陛下還都。」最後把他救回來了。

※鍾岱凌 五年級
宦官殺了何進,袁紹和曹操在宮中殺宦官,後來劉辨和劉協被宦官帶到了北邙山,不久張讓就跳河而亡,劉辨和劉協就相抱而哭。
兩個小朋友腹中飢餒,兩人相抱,後來把衣服打結一起上來,兩人一直走一直走,走到不能再走了就躺在草地上睡覺了,崔毅就夢到有兩顆紅太陽掉到了後院,就驚醒了。
他就出去看,結果有兩紅光在草地上,走近一看,結果有兩個小朋友在草地上,崔毅就帶他們回莊院。後來就有一行大眾來接劉辨和劉協回皇宮。

※鍾珮華 六年級
袁紹和曹操因為何進被宦官殺,所以進宮把宦官剁成肉泥,而有四個宦官把太后和漢少帝劉辨、陳留王劉協一起帶走逃亡。
後來太后被盧植救回,劉辨和劉協被帶到北邙山。不久張讓投河而亡,漢少帝和陳留王等到兵馬走了之後,才相抱而哭,陳留王說此間不可久戀,必須尋找活路。他們把衣服結在一起才不會走丟,到了五更他們的腳太痛了走不動,看到旁邊有草堆,就躺在裡面睡覺。
草堆前面有戸人家,主人夢見兩個紅太陽掉在他家後面。他披著衣服出去一看,有兩個人躺在草堆中,便問你們是誰家的孩子?陳留王說:他是當今皇帝,因為十常侍之亂逃難到這裡,我是他的皇弟陳留王。主人大驚,連忙再拜,說他是司徒崔烈的弟弟崔毅。他問你們怎麼在這裡?因為他們找不到路,後來崔讓劉辯騎馬,而他和劉協騎一匹馬,最後有一行人眾來接他們。可是他們並不知道還有更可怕的事情等著他們。

呂布殺一義父,拜一義父的故事
※鍾珮華 六年級
董卓覺得呂布是不可或缺的人才,所以希望呂布來當他的部下。
董卓的部下李肅告訴他只要給他一些珠寶和一匹赤菟馬就能收服呂布,還可以殺死丁原。董卓很開心,叫李肅馬上出發。
李肅到了呂布的地方,送他赤菟馬和一些金銀珠馬,說他有擎天駕海的能力,只是沒有投靠在真英雄手下,所以不能發揮。
當天晚上,呂布殺了丁原,第二天,呂布帶著丁原的首級來投降,並拜董卓為義父,董卓的勢力就越來越強大。

※陳兆德 七年級
因為呂布英勇無比,所以董卓想收買他。李肅提議送赤免馬、金珠、明珠、玉帶來討好。
呂布收到了這些禮物開心至極。李肅見此便說了,弟有才,功名富貴有如探囊取物,何必投靠丁原。呂布又說,我也是情非得已,你認為現在那位仁兄最有主見,是個英雄?李肅說,那不正是董卓嗎。又說,這些禮物其實是董卓送的,呂布說公如此見愛,不如投靠董卓,呂布便在二更時殺了丁原,轉而投靠董卓,拜他為義父。

※婁靖 五年級
董卓說:「我有呂布的話,得到天下就不難了。」
李肅奉董卓之命與呂布相見時,送呂布一匹日行千里,如履平地的好馬,名為「赤菟」。他說因為他聽呂布要造福社穓,所以送上好馬,來助虎威。呂布看見「赤菟」大喜,牠渾身上下毫無雜毛,且純火炭般赤;從頭到尾,長一丈,從蹄至項八尺;聲音雄壯,有騰空入海之狀。呂布問李肅:「兄賜龍駒,如何報答?」李肅曰:「免了。」於是兩人開始喝酒。
李肅問道:「令尊還好嗎?」布曰:「家父早在數年前逝世了。」肅曰:「我說的是丁原。」布曰:「我在丁建陽那兒,十分無奈。」肅曰:「賢弟有擎天駕海之才,為何在庸才的手下?」布曰:「我遇不到好的主子,兄在朝廷有誰是當世之英雄?」肅曰:「我覺得董卓是當世之英雄。」之後肅又拿出金銀珠寶,布曰:「何為有此?」肅曰:「這些和『赤菟』是董公贈與你的。」布曰:「董公如此見愛,我要如何報答?」布曰:「可以殺了丁原,投降於董卓。」於是二更時,呂布走到丁原房內:「你有什麼事,兒子?」布曰:「我乃是堂堂大丈夫,才不是你的義子。」說完便一刀殺了丁原。次日,呂布帶著士兵投鄰於董卓,並拜董卓為父。

※鍾岱凌 五年級
李肅是董卓的部下,董卓欲廢少帝,因為被丁原反對,所以董卓派他去用利誘丁原的義子呂布,送呂布一匹一天可跑千里的馬和金銀珠寶,讓呂布殺了丁原,在當時丁原正好在看書,他就把他的頭砍下投靠董草。並拜董卓為義父。

※苗立昀 六年級
自從丁原打敗董卓的軍隊以後,董卓就希望得到呂布這個人才。董卓叫李萧帶著赤菟馬、黃金一千兩、明珠數十顆、玉帶一條去說服呂布來投靠自己。
李蕭見到呂布,兩人喝起酒來,喝到酒酣,李肅先提起了呂布的義父──丁原,而也從呂布的話中知道其實呂布是逼不得已才投靠丁原。李肅把赤菟馬給他以後,並告訴他現在有一個人是當今朝廷第一的人才,那就是董卓,再來又好好的讀賞了呂布一番,又把黃金等東西送給呂布,使呂布的心動搖了。呂布問李肅要如何報答董卓時, 在李肅誘導之下,呂布自己說要砍下丁原的首級來做回報,並決定明天就去投降。
當天晚上,呂布提刀進入丁原的帳內,就把丁原 給殺了。隔天,呂帶著丁原的首級與軍隊去投降董卓。董卓見到呂布之後,還先向他行禮,呂布見到董卓如此禮遇他,並拜董卓為義父,他一天之內,殺一義父,又拜一義父,真是個見利忘義的人。

※王馨慧 九年級
董卓在和丁原對戰時,見到了丁原的義子呂布勇猛慓悍,飛馬直往董卓殺過來。董卓慌忙逃走,退三十里紮營,商量退敵方法。
董卓認為呂布如果是他的部下,一定如虎添翼,對自己很有幫助,而董卓的部下李肅建議用赤菟馬和金銀珠寶來收買呂布,李儒也覺得董卓如要取天下,就別吝惜一匹馬。董卓欣然同意,還加了黃金一千兩及玉帶一條。
李肅和呂布是老朋友,於是順利的進入呂布的營裡,雙方客套幾句後,李肅說明來意:「聞賢弟匡扶社稷,不勝之喜,有寶馬一匹,特獻於弟,以助虎威。」呂布一看,那匹馬全身像火岸般鮮紅,好像快燒起來一樣,沒有半根雜毛,身長一丈,身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雲入海之狀。
呂布看得心花怒放,喜上眉梢,向李肅道謝:「兄賜龍駒,將何以為報?」李肅說:「某為義氣而來,豈望報乎?」呂布便擺了酒席招待李肅,酒酣耳熱之際,李肅說:「雖然我和賢弟你很少相見,令尊卻常來。」呂布說,先父已不在人世啦,怎麼和你相會?李肅說是丁刺史。呂布急忙澄清自己是不得已才認了原做義父的,李肅暗示他,可以另擇賢王。叱退旁邊的侍衛,李肅才明說,其實禮物都是董卓送的,呂布便興起了投靠董卓之意,但又煩惱沒有進見之禮。李肅說,只怕你不肯做,呂布沉思良久,決定殺了丁原,帶降兵投靠董卓,李肅認為事不宜遲,就和呂布約好明天,呂布就帶降兵來投靠董卓。
夜晚二更時分,呂布提刀殺了丁原。隔天,呂布帶了丁原的首級和降兵去找李肅,李肅又帶了呂布去見董卓,呂布便拜了董卓為義父。
呂布一天之內殺一義父,拜一義父,實在是不仁不義,因為利益,忘了仁義,真是令人不齒,說不定哪一天,誰又給呂布更大的利益,呂布必會殺了董卓。

※朱宥諺 六年級
董卓的部隊被丁原的部隊殺個大敗,董卓看中對方勇將呂布,於是李肅在經過董卓同意後,就帶著赤菟馬和一些金銀珠寶去說服呂布來投降。
李肅帶了禮物,到了呂布的營寨,通報說是呂布的同鄉。見到呂布後,他就說了:「我聽說你要匡扶社稷,就送你一匹可日行千里的『赤菟』馬,以助虎威。」呂布說:「你送我這麼名貴的馬,我要如何回報?」李肅說:「我是為了義氣而來,不要任何報答。」呂布設酒席以待。
李肅很清楚呂布的個性:見利忘義、反覆無常。所以他就推荐董卓來當呂布的明主,他又拿出金銀珠寶來利誘,並說明這些金銀和赤菟馬都是董卓所贈。呂布說:「董公待我這麼好,我要如何報答?」李肅說:「像你這種大將之才,在丁原的手下被埋沒實在是太可惜了。」呂布說:「我殺了丁原,引軍投靠董卓,如何?」李肅說:「好是好,但動作要快。」呂布就和李肅約定明天來投降。
當天晚上二更時,呂布殺了丁原。隔天,呂布帶著丁原首級和大批部隊去降靠董卓,還拜董卓為義父。
呂布一日內「殺一義父,拜一義父」,這種見利忘義的人,根本不該活在這個世上,幸好最後被曹操抓到,下令斬首。

※王馨德 七年級
李肅帶了禮物來找呂布,問說:「賢弟近來可好?」呂布恭敬的說:「兄長久不相見,現在居住何處?」李肅說:「現任虎賁中郎將。最近聽聞兄弟要匡扶社稷,令我不勝之喜,特贈良馬一匹,以助處威。」
呂布見那馬渾身上下,火紅燒炭,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項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後世有人題詩形容此赤菟馬:
奔騰千里蕩塵埃,
渡水登山紫霧開。
掣斷絲韁搖玉轡,
火龍飛下九天來。
呂布看到此馬,大喜,說:「兄贈我此龍駒,我如何報答?」李肅說:「我為義氣而來,哪會要求回報!」呂布於是安排酒席接待他。酒酣耳熱之時,李肅說:「我和你甚少相見,令尊卻常來。」呂布笑說:「兄長說笑了,父親已辭世多年,哪來相見?」李肅又說:「我是說丁原。」呂布惶恐:「我在他這裡,也是無奈。」李肅說:「賢弟之才,功名富貴,如囊中之物,何苦無奈在人之下呢?」呂布問:「當今朝廷有誰是英雄?」李肅說:「我遍觀群臣,都不如董卓,他為人禮賢下士,賞罰分明,終成大業。」呂布問:「我想要投靠,但苦無門路。」李肅取玉帶,金珠給呂布,說:「這是董公久慕大名,贈送的禮物,實不相瞞,赤菟馬也是他所贈。」呂布說:「董公如此愛弟如此之才,無以回報。」李肅說:「像我這麼不才,都可以當大官,以賢弟如此之才,貴不可言。」呂布沈吟良久,說:「我欲殺丁原引兵投靠董卓,可以嗎?」李肅說:「若真如此,就是大功了!但要速戰速決。」
夜裡,二更時,呂布提刀逕自入丁原帳中。丁原正秉燭看書,看到呂布來了,問:「兒啊,有何事?」呂布說:「我堂堂丈夫,何需當你兒子?」丁原問:「奉先為何變心?」呂布不回答,一刀砍下丁原首級,大呼:「丁原不仁,我已擊殺,從我者留下,不從我者自去。」軍士散了大半。
次日,呂布提丁原首級找李肅,李肅將他引給董卓,董卓大喜,下拜說:「我今得將軍,如早苗遇到甘雨啊!」呂布也拜曰:「公若不棄,我請拜為義父。」董卓賜金甲、錦袍,暢飲後散去。

※陳冠甫 七年級
董卓之前差一點就被呂布所殺,敗退之後聚眾商議。
董卓說:「以我看呂布,應不是普通人,若我得到此人,天下就該是我的!」李肅說:「您不需擔憂,我與呂布同鄉,知道他有勇無謀,見利忘義。憑我的舌粲蓮花,可將他說服,可行嗎?」董卓問:「你要如何說服?」李肅答:「我聽說您有匹名馬,號『赤菟』,如果給他這馬,呂布必反丁原。」董卓問李儒:「這可行嗎?」李儒答:「你可取天下,何必珍惜一匹馬呢?」董卓聽了,很開心,便照李肅的話去做。
李肅奉了董卓的命令帶了禮物去找呂布。李肅見呂布問:「賢弟別來無恙?」呂布答:「好久不見,今住在哪?」李肅答:「現任虎賁中郎將的職務。聽說你扶助國家,不勝之喜。有良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赤菟』,特別送給你。」呂布見了此馬很開心。問:「我應該如何回報?」李肅答:「今我是為義氣而來,不必報答。」李肅拿出一些金珠、玉帶給呂布,且跟呂布說他送呂布的物品都是董卓給的,也藉由交談暗示他去殺丁原,後來呂布也答應了。
最後呂布把丁原殺了,取其首,隔天帶著丁原的人頭去見董卓,董卓非常開心,後來呂布拜董卓為義父,投靠董卓。我覺得呂布這個人臉比翻書快,見利忘義,眼中只有利益,這實在是很令人不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