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伍子胥報殺父之仇

(一) 伍子胥為什麼「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請你揣摩他「鞭楚平王屍」時的情緒、心境。

※黃郁文  八年級

楚平王下令誅殺所有伍家的人,包括伍員在內,但他卻幸運的逃出。為了報殺父之仇,伍員帶著吳軍攻打楚國,攻下郢都,但他們卻找不到楚昭王。於是伍員就挖出平王的屍體,鞭打了三百下才停止。
伍員當時鞭打楚平王,心裡一定一方面感到欣慰,一方面又憤怒,也怨恨就算報了仇,父親與兄弟的生命也無法挽回。


※朱宥諺  八年級

伍子胥全家都被楚平王所殺,而他不顧一切的逃亡就是為了要復仇。吳兵攻入郢都後,他找不到楚昭王,只好挖楚平王的墳墓,拖出楚平王的屍體,鞭打三百下,伍子胥把心頭一切的恨都發洩在楚平王的屍體上。他應該還要「剉骨揚灰」,才能消他心頭之恨。申包胥竟然還說伍子胥鞭屍是傷天害理的事,如果他全家都殺,他做何感想?


※呂永玄  六年級

伍子胥為了報仇而攻楚,尋昭王,既不得,因而「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子胥的鞭屍心情應該是恨入骨髓。畢竟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所以伍員可能恨不得把楚平王剉骨揚灰、剖腹剜心、碎屍萬段,甚至食其血寢其皮吧!


※羅絜  五年級

伍子胥因為全家都被楚平王給殺死,所以對楚平王恨之入骨。而攻入郢都後,又找不到昭王,他就去挖楚平王的墓,把楚平王的屍體給挖出,鞭打三百下才罷休。子胥當時鞭打平王的心境應該是恨不得將平王碎屍萬段,而情緒非常激動、憤怒,才會想鞭打楚王。


※呂昀蒨  四年級

當初因為楚國殺了伍員的父兄和家族所有的親戚,他為了報殺父之仇,等到吳兵攻進了郢都,伍子胥全面搜尋昭王,因找不到昭王,就挖楚平王的墳墓,把楚平王拖出來,鞭了他三百下,恨不得把他剉骨揚灰、剖腹剜心,將他碎屍萬段。


※朱宥樺  四年級

楚平王聽信讒言,把伍子胥的家族統統殺掉,只有伍子胥逃出來。伍子胥痛心疾首,他為了要報殺父之仇,在吳國打進郢都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把楚平王的屍體拖出來,鞭打三百下,才肯作罷。


(二) 請敘述申包胥與伍子胥兩次對話的背景和談話內容。(分成兩段)

※呂永玄  六年級

伍子胥全家一百多人被楚平王所殺後,子胥逃亡。途中,告訴好友申包胥:「我一定會推翻楚國的。」而包胥堅定的說:「我必定會保護楚國,不使它滅亡。」

伍胥亡於吳,在吳國建立了自己的地位後,就慫恿吳王攻楚。等到吳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就挖出楚平王的屍體,鞭打楚平王三百下才肯作罷。

申包胥隨楚昭王逃亡於山中,派人告訴子胥曰:「你這種報仇方式實在太過分了!我聽說『人眾者勝天,天定亦破人。』你原本是平王之臣,北面稱臣侍奉過他,今至於侮辱死人,豈不是傷天害理到了極點!」子胥曰:「替我轉告包胥說:我日暮途遠,所以,我不得不倒行而逆施之。」


※羅絜  五年級

因為楚平王殺了子胥全家,只有子胥存活,所以他逃離楚國到吳國,伍子胥在逃離楚國時,對他的好友申包胥說:「我一定會把楚國給毀滅。」包胥說:「我一定會保護我的國家。」

子胥因為沒有找到昭王很生氣,所以把楚平王的屍體從他的墓中挖出來,鞭打三百下。包胥派人去告訴子胥:「你的報仇方式太過分了,我曾聽別人說:『人多勢眾可以勝天,但天公能降怒滅人。』你以前曾是平王的臣子,如今你卻弄到侮辱死人的地步,這不是沒天理到了極點嗎!」子胥對來人說:「你替我告訴包胥,說:『我就像是趕路的人,日已落,但是路途還很遙遠。所以我要逆情悖理拚命的行動。』」


※黃郁文  八年級

楚平王下令誅殺伍子胥全家。伍子胥逃亡時曾告訴他的好友申包胥:「我一定會推翻楚國。」申包胥回答:「那我也一定會捍衛楚國的生存。」

伍子胥逃亡到吳國後,漸漸有了地位,就帶兵攻打楚國,成功佔領楚國首都。但伍子胥卻找不到楚昭王,於是挖開了楚平王的墳墓,拖出屍體,整整鞭打了三百下才肯作罷。此時,逃到山中的申包胥聽到這件事,就派人告訴子胥:「你這樣報仇實在太過分了。我聽說『人多雖然可以勝過天意,但天一定可以打敗人。』你以前也是死去平王的臣子,曾經北面稱臣侍奉過他,現在居然侮辱死人,這難道不是極為不合天理嗎?」伍子胥說:「替我告訴包胥,我已經走投無路,所以我只能違背道德行動。」


※朱宥諺  八年級

伍子胥全家都被殺,而他在逃離楚國時跟他的好朋友申包胥說:「我一定會消滅楚國。」申包胥說:「我一定會保住楚國。」

後來吳兵攻入了郢都,伍子胥找不到楚昭王,就挖楚平王的墳墓,把他的屍體拖出來,鞭打三百下。申包胥逃到了山中,派人來跟伍子胥說:「你的報仇也太過份了吧!人多固然可以勝天,但是天威依然可以打敗人。你原本是平王的臣子,曾北面稱臣侍奉過他,如今你侮辱死人,這不是做傷天害理的事嗎?」伍子胥對派來的人說:「你替我告訴申包胥,我就像是走投無路的人,不得已才不依常理做事。」


※呂昀蒨  四年級

伍子胥在逃離楚國時,告訴他的好友申包胥:「我一定要消滅楚國。」包胥說:「我一定要捍衛楚國。」等到闔閭九年吳兵攻進了郢都,伍子胥全面搜尋昭王,因找不到,伍子胥掘楚平王墳,出其屍,鞭之三百,才停手。

申包胥亡於山中,派人向伍子胥說:「子之報讎,其以甚乎!吾聞之,人眾者勝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親北面而事之,今至於僇死人,此豈其無天道之極乎!」伍子胥說:「為我謝申包胥說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朱宥樺  四年級

伍子胥和申包胥是朋友,伍子胥逃離楚國,曾對申包胥說:「我一定要毀滅楚國。」申包胥說:「我一定會保住楚國。」

申包胥逃到山裡,派人去跟伍子胥說:「你這種報仇方式太過份了!我聽人家說:『人多勢眾固然可以勝天,但天公降怒也能滅人。』你原來是楚平王的臣子,北面稱臣侍奉過他,但現在卻弄到侮辱死人的地步,這不是傷天害理到極點了嗎!」伍子胥對使者說:「你替我對申包胥說:『我就像趕路的人,太陽下山了,路途還很遙遠。所以我要做逆情拚命的行動。』」


(三) 你對「申包胥哭秦廷」有什麼看法?(先敘述哭秦廷的始末,後提出看法)

※呂永玄  六年級

申包胥走秦告急,向秦國求救,但秦王不答應。申包胥就站在秦廷,日夜不停的哭,七天七夜不絕其聲。秦哀公很同情他,所以說:「楚王雖無道,但有這樣的忠臣,我能不救楚嗎?」所以秦王就派五百輛戰車去攻吳救楚。

我覺得申包胥的人格很特別,他竟然可以為了國家而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到秦國求援,而且不達目的絕不罷休。像他這種忠臣是值得大家尊敬的。


※黃郁文  八年級

申包胥自願替楚國找救兵,於是奔走到秦國求救。但秦王卻不予理會。申包胥就站立在秦國的朝廷上,日夜不停的哭泣,七天七夜沒有進食,也沒有停止。秦哀公被申包胥所感動,說:「楚王雖然不合正道,是個昏君,但有這樣的骨鯁之臣,可以不保全嗎?」於是秦王便派五百乘戰車,幫楚國攻打吳國。在那年的六月中,在稷這個地方打敗吳軍。

伍子胥為了要報殺父之仇,當他在吳國有權勢時發兵打楚國。而申包胥站在楚國立場,無法領會報殺父之仇的急切,還找了救兵擊退吳國,讓我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申包胥為楚國奉獻,感動秦王幫他出兵的努力卻也令我佩服。秦王因為申包胥而出兵救楚國,寧可有軍事上的損失,也要保住忠臣,我認為是一個好君王要有的風範。


※羅絜  五年級

包胥知道子胥在完全擊敗楚國之前是不可能撤出楚國的。於是他到秦國去請求支援,秦王不答應,所以包胥就七天七夜日夜不停的哭泣,秦王被感動,所以幫助他擊敗吳國。吳國起了內亂,因為闔閭的弟弟夫概想篡位,自立為王,所以他就回國去攻打他的弟弟,夫概被打敗後,就逃到楚國。昭王見吳國發生內亂,所以就回楚國。楚國再次跟吳軍作戰,楚國贏了吳國,吳王就回國了。


※朱宥諺  八年級

申包胥跑到秦國去報告楚國危急的狀況,請求秦王出兵救楚,但是秦國不答應。申包胥站在秦國的朝廷,夜以繼日的哭,一連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同情他說:「楚王雖然是個昏君,但楚國有這樣的臣子,我能不救楚國嗎?」於是他派戰車五百輛去救楚國。六月時,在稷打敗了吳國的軍隊。
楚平王是一個昏庸無能的國君,申包胥早就該離開楚國,到其它國家去生存,而不是為了救楚國,在秦國哭了七天七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